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杜巧巧
5月22日,“新時代派出所的工作”——湖南法治報《派出所的故事》專欄百期報道專題研討會在長沙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雷鋒派出所召開。
會議現場。
湖南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副總隊長何穎、湖南警察學院教學評估處處長、教授劉振華和來自全國省級法治(制)報的社長、總編輯、記者以及湖南14個地市的基層派出所所長代表們以“新時代派出所的工作”為議題齊聚一堂,為擦亮湖湘派出所品牌建言獻策,碰撞出了諸多思想火花。
做足每件小事
讓工作更貼民心
派出所是公安基層單位,警民關系的連心橋,法治中國的“第一層基石”。派出所如何在現有條件下更好地服務群眾,是本期研討會的第一個議題。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所長安志認為,對群眾的大小事,都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這一想法引起了許多基層所長的共鳴。
岳陽樓派出所地處洞庭湖邊、岳陽樓下,是一個集景區、校區、廠區、居民區于一體的多元復合型派出所。
“自2021年開始,我們所推行了立足‘四小’求‘四大’的工作方法成效明顯:即知小情,解決大困難、解小憂,贏得大民心;幫小忙,傳遞大溫暖;立足破小案,積累大平安。”該所所長胡菡覓說。
抓好每件小事,辦好每起小案,就能守住民心。
沅陵縣涼水井鎮是湖南省面積第二大鎮,社情民情復雜。所長馬標是今年年初調至涼水井派出所。他對安志提出的觀點特別認可。為了讓“楓橋經驗”在涼水井鎮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務轄區群眾,涼水井派出所實行分片區管理制度,將全鎮分為4個片區,派出3名勤務輔警長期吃住、工作在離派出所較遠的3個片區村居,協助民警做好矛盾糾紛調處、警情處置及巡邏防控工作。
張家界市公安局武陵源分局袁家界派出所轄區有著名的“天下第一橋”、迷魂臺、乾坤柱等經典景點。參加完研討會后,所長王鵬程對未來信心滿滿:“我們將以‘一所一特色、一所一品牌’的理念為抓手,從服務至上,呈‘親游便游’之美;警網融合,顯‘和諧共建’之美;改革創新,擎‘智慧警務’之美3個方面打造全省旅游風景區最美的智慧旅游警務派出所。”
踐行“主防”理念
繪就平安湖南新藍圖
日前,公安部下發了《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行動計劃里對派出所工作進一步細化。明確提出推行預防警務,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源頭防范管理等基層基礎工作上來。
何穎在研討會上就基層派出所如何踐行派出所“主防”理念,繪就平安湖南的新藍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完善好村組微信群網絡巡查制度,加大對涉警輿情及不穩定因素的掌控,確保不發生重大輿情事件。搭建‘階梯式’群防群治體系,提升神經末梢治安信息靈敏度,快速反映、快速處理各類突發應急事件。”聽完何穎的發言后,來自花明樓派出所的何福桃干勁十足。何福桃說:“我所將立足新方位、找準新坐標,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弘揚劉少奇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傳承好紅色基因,在花明樓這片紅色熱土,當好人民群眾的勤務員。”
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湖南近2000個派出所,都以此為目標,在新的征途上奔赴著。
長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洞井派出所轄區地處長沙新南城門戶,總面積22.38平方公里,實有人口22萬余人。轄區大、人口多,給洞井派出所帶來了機遇,也出了難題。
該所所長楊大有向記者介紹:“我所正在實行對矛盾糾紛分級管理、分類治理化解的積極措施,按照矛盾大小、風險程度,對轄區居民間爭議事項簡單、責任明確的一般矛盾糾紛,由社區民警先期處置、就地化解;對可能激化或引發案事件的矛盾糾紛,及時組織警力配合地方干部主動化解;對長期得不到化解,以及地產方面引起的多起糾紛,與相關職能部門啟動聯動機制,及時引導上報協調有關部門解決或聯動逐一化解。”
洞井派出所所長楊大有接受采訪團記者采訪。
以團結之名
齊奏新時代派出所工作華章
如何激發基層民輔警的工作積極性,用實干為新時代奮進洪流凝聚基層力量?這個問題讓研討會眾多所長陷入了沉思。
劉振華教授提出自己的觀點后,郴州市汝城縣公安局沙洲派出所所長朱興星迫不及待向采訪團分享自己所內的情況,
“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半條被子的故事,讓沙洲迅速傳遍了全中國,也溫暖了全中國。
沙洲派出所就扎根在這片紅色熱土,天然的紅色基因已經深深植入該所的血脈之中。在這個所,民輔警都以所為家。對這一現象,“大家長”朱興星說:“沙洲派出所堅持將優撫關愛、表彰獎勵各項措施落細落實,堅持戰時表彰和專項表彰相結合,定期開展總結表彰大會,以正向激勵提升輔警職業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 ”
同樣和沙洲所有著紅色基因的十八洞派出所教導員趙純龍也頻頻點頭。趙純龍說:“十八洞派出所全體民輔警將堅決扛起護航振興之重任,賡續紅色血脈,秉持‘首倡之地要有首倡之為’理念,將‘十八洞經驗’和‘楓橋經驗’有機結合,忠實守護十八洞‘精準扶貧’首倡地和全國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這塊熱土。”
十八洞派出所教導員趙純龍接受采訪團記者采訪。
參與研討會的株洲市公安局蘆淞分局楓溪派出所所長李浩也深有同感。“現在基層工作任務重,工作壓力大,如果不能讓民輔警有歸屬感,我們的工作將會很難展開。自從我來到楓溪所后,首要任務就是帶領全所民輔警擰成一股繩,建立長效機制,和大家一起守好自己的責任田,齊心協力,將楓溪所打造成一張閃亮的警務名片。”
創新表現手法
用心用情記錄派出所的故事
研討會現場,掌聲陣陣。
“我們記者走遍了湖南14個市州,打卡了100多個派出所,敘說了一個個警民連心、守護平安的暖心故事。”當劉正勇分享起3年的采編心得時,臺下24家全國法治(制)報的社長、總編輯、記者紛紛點贊。
3年,14個市州,100期報道。數據的背后,是主創團隊善用“放大鏡”,洞察大主題中的小情節,窺見小故事里的大境界的真功夫。
“新聞是實踐的學問,不到基層發現不了新聞,不動腦子分析不透新聞,不找好的角度寫不好新聞,不發現細節寫不活新聞,這是我經常給采編人員灌輸的理念。派出所作為公安系統最基層的單位、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是我們走基層最常去的地方,也是講好政法故事的‘必答題’。”福建法治報副總編輯閔凌欣對此次研討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表示,《福建法治報》也在探索如何讓“派出所的故事”出新出彩,而湖南法治報用百期篇幅“講述溫情警民故事、匯聚基層治理妙方”的成功實踐,對兄弟報社頗有啟發。在研討會現場,閔凌欣仔細聆聽嘉賓的經驗介紹,與欄目負責人充分交流,希望學習借鑒湖南法治報的經驗做法,把“湖湘元素”與“閩人智慧”結合起來,使派出所報道模式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在過去,我印象里的派出所就是一個符號,一個當我需要辦證時才能想起來的存在。參加完今天的研討會后,我對派出所的印象徹底改觀。透過這場研討會可以看到,湖南法治報講述的派出所的故事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派出所故事,而是派出所本身。同時,在奔赴采訪的途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與提煉,使得整個系列報道更有厚度,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河南法制報總編助理兼新媒體中心主任朱清河表示。
本次研討會是一次警媒聯動的生動實踐,是一個講好派出所故事的精彩課堂。
與會人員紛紛感嘆:我們期待這次高起點、高層次、高水平的盛會,取得豐碩成果;我們相信此次盛會必將創造豐碩的成果,為新時代派出所工作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次采訪活動車輛由神州租車支持)
一審:樊芳
二審:陳佳婧
三審:戴志杰
責編:樊芳
來源:湖南法治報